• Home
  • About CCS
  • News
  • Events
  • Keywords
  • People
    • Executive Committee
    • Advisory Board
    • Affiliated Members
    • Members
  • Research and Other Projects
  • Contact
  • Subscribe us
  • Home
  • About CCS
  • News
  • Events
  • Keywords
  • People
    • Executive Committee
    • Advisory Board
    • Affiliated Members
    • Members
  • Research and Other Projects
  • Contact
  • Subscribe us
Facebook Instagram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
Font ResizerAa
Search
  • Home
  • About CCS
  • News
  • Events
  • Keywords
  • People
    • Executive Committee
    • Advisory Board
    • Affiliated Members
    • Members
  • Research and Other Projects
  • Contact
  • Subscribe us
Have an existing account? Sign In
Follow US
© Foxiz News Network. Ruby Desig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InterviewsPublic Engagement

未來城市:設文化局 先從韓國取經 文化發展 資助以外需自主

arkochan
Last updated: 2021 年 9 月 29 日 pm 4:50
Last updated: 2021 年 9 月 29 日
0 Min Read
Share
SHARE

[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林國偉博士接受明報記者訪問,
就近日香港政府打算增設文化局一事提供意見,詳見下文]:

—

未來城市:設文化局 先從韓國取經 文化發展 資助以外需自主

文/朱琳琳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下月公布,近日盛傳政府將改組架構,重提增設文化局。文化界一方面希望文化局能夠統籌文化政策,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另一方面卻擔心文化局帶有政治任務,引發更多問題。文化局的細節「十畫都未有一撇」,不如先參考鄰居「文化立國」的韓國,政府、企業和國民如何帶起席捲全球的韓流,香港又可以如何汲取其成功經驗。

■韓國

駐港文化領事 喜愛周潤發

韓國在全球設立了32個駐當地韓國文化院,促進兩地文化交流,推廣韓食、跆拳道、電影、文學等韓國文化。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在2018年成立,院長李柍昊(이영호)同時是韓國駐港文化領事。他今年2月接任,此行是他第一次到香港。

韓劇、K-pop在香港流行一時,Netflix香港十大排行榜中總會有幾套韓劇,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放的也有韓劇。但這名韓國領事卻說自己是港產片迷,「我一直很想來香港」。說起香港影星和電影,他如數家珍,「《英雄本色》,這是其中一套最好的電影,我覺得」。他用韓文說出英雄本色片名,怕記者聽不懂再手舞足蹈地用英文形容演員和劇情,「周潤發和英雄本色在韓國很有名,我很想在香港遇到他」。他笑容燦爛,說之後韓國文化院舉辦文化節,甚至想邀請周潤發來參加活動。「《賭神》也很好看,還有《倩女幽魂》、《無間道》、周星馳、成龍、洪金寶……」英韓語夾雜下,他數出一連串電影名字,多次強調「周潤發在韓國真的很紅,香港也是嗎?」

除了愛港產片,李柍昊還愛香港食物,隔離3星期後第一時間去吃點心,但發現原來茶樓晚市沒有點心,這是他來到香港後第一個cultural shock,因為韓國的餐廳從早到晚都是同一個餐牌,「最後我吃了炒飯」。至今他已經品嘗過點心、雲吞麵、街頭小吃,還從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掏出一張「貓紙」,上面寫了煎釀三寶、炸大腸、咖喱魚蛋等小食的中文名和韓文拼音,方便他掃街,「有人跟我說炸大腸不太健康,但真的很好吃」。做盡遊客舉動,韓國人之所以喜歡香港電影、香港文化,他認為因為兩者文化相近,但又有不同之處,更易投入,或者這也是韓國文化在香港受歡迎的原因。

1%財政預算推動文化產業

在香港電影、明星紅遍東南亞時,有見於香港的流行文化,韓國也沒閒着發展文化的步伐。自1990年代韓國民主化後,政府管治較開明,減少審查,鼓勵市場自由創作,文化藝術得以自由發展。李柍昊說,1988年起,政府意識到電影、電視劇等影音製作的重要,限制外國影片進入韓國市場,金大中總統在1999年設立《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確立國家扶持文化產業的振興和發展的方向,例如規定每年政府總預算不得低於1%用於文化產業發展和出口。「這些文化政策的落實和執行對文化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為現在打好基礎」,政府帶頭提供資助,鼓勵大財團如三星公司為文化產業提供資金,又加強保障知識產權,支持韓國文化工作者在海外的市場推廣,金大中亦曾伙拍H.O.T.男團拍韓國旅遊廣告。

李柍昊相信,韓國文化傳遍世界,除了歸功於政府30年前推出文化政策鼓勵文化藝術自由,亦因為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和市場競爭大。

「我相信為編劇、Webtoon(韓國漫畫平台)提供系統性支持對文化產業有很大貢獻」,李柍昊說韓國編劇之間競爭很大,劇本獲電視台垂青前,必須經過嚴格遴選。劇組奉行編劇中心制,編劇地位很高,權力大,待遇和薪金也高,如韓劇On Air以韓國電視劇為題材,其中一個角色是名編劇,她說自己每創作一集電視劇就會有2000萬韓圜(約13萬港元)稿費。每計劃一套電視劇,編劇和大量助理編劇都會長時間蒐集資料,近年韓劇還會研究其他國家娛樂文化,加入其他國家元素,避免韓劇、綜藝觀感太「cultural shock」。

韓國和香港一樣有「投訴文化」,李柍昊笑說韓國觀眾喜歡review,去完餐廳用餐也會留下好壞評價,「網民的口可以很壞」。觀眾看完電視劇後馬上在網上留言、評論劇情,劇組也會留意觀眾評語,李柍昊相信這些不留情的評價可以提高韓劇質素。

第一波流行的韓劇,如《冬季戀歌》、《大長今》是在2000年代推出,韓團如少女時代、Super Junior亦是2000年代中後期出道,而facebook在2004年推出,YouTube在2005年註冊,互聯網的興起令韓劇、K-pop瞬間傳遍全球,也加快韓國文化的傳播。

香港如果搞文化局可以點參考?

■香港

冀統一政策 予藝術家落腳地

現時香港的文化政策分拆為幾個部門各自執行,包括民政事務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康文署等。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林國偉說,這導致香港多年來沒有統一的文化政策,各部門各自為政,例如民政事務局負責審批藝能發展資助計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創意香港負責電影發展基金、康文署統籌藝術活動。文化不是各部門主力的政策方向,淪為次要和輔助角色,「在民政事務局入面,肯定是民政最重要,文化政策就是其中一個sub core,support去幫民政」。林國偉期望文化局的創立能夠統籌文化政策大方向,讓文化政策不用再淪為次要,有自主性,「文化政策可不可以都有一個主導,或者autonomy,我們自己有一個自決的做法」。例如韓國成立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負責電視、電競、流行音樂、動畫等內容的研究與推廣。

他說在現時各自為政、沒有牽頭者的情况下,沒有官員為文化政策主動爭取主導權,文化流失了很多發展機會,例如近日活化歷史建築項目中環街市,現時中環街市進駐商店、cafe,市建局稱公共空間可以舉辦市集、音樂會。但林國偉質疑多人流、多打卡位是否就等於活化,這種活化能否連結中環街市的歷史。「如果有文化局,我覺得可以制定一些政策,讓文化工作者或美術團體去進駐這些空間,在這些空間做到活化工作。」他舉例,文化、藝術工作者可以歷史建築為studio,作為創作、展覽場地,以社區、共同回憶為靈感,融合本地文化歷史與藝術,做到真正的「活化」。「讓細團體進駐活化項目,保育活化項目,他在這個空間裏,創作機會多了,可以持續的機遇大了。」而香港的藝術家現時大多面臨「落腳」問題,難以找到創作空間、展覽場地。他形容藝術在文化創意產業中「被邊緣化」,文化創意產業包括表演藝術、藝術品、電影及錄像和音樂、軟件、電腦遊戲、廣告設計等,而表演藝術的GDP和就業人數均是最少。

不能一味資助 助達至自給自足

現時文化政策會為藝術團體、新晉導演提供資助,例如在2019至2020年度,政府為9個藝術團體,包括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等提供超過4億資助,亦向300多個中小型藝團及個人藝術工作者提供超過1億資助。但林國偉提醒,政府不能停留於一味資助,而是要讓文化藝術團體發展到可以自給自足,「例如一個家長養小朋友,都有一日需要戒奶,你不可能無限期養下去,不過戒奶之前,你要確定小朋友已經準備好,可以面對這個世界」。

他以台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為例,「雲門劇場,他們拿的資源是遠遠比很多香港的大團少」。但他也強調雲門舞集發展多年,建立口碑、支持度、舞蹈團質素,這些都是文化團體的資本,而這些資本並不是一時三刻可以累積到,「文化團體需要長時間去打造自己,政府、文化局要推出文化政策,給時間空間他發展」。如果香港有文化局,除了在發展初期要足夠資助文化工作者,還要接受文化工作者申請資助後會失敗,讓他失敗後可以繼續申請資助繼續嘗試,「比如你畀錢藝術家去做創作,他創作出來的東西呀,可能好少觀眾,好小眾,沒有人去睇」。

除了本地門票,林國偉也建議藝術團體輸出知識產權到外地,賣劇本、錄像、創作獲版權費,減少對政府的依賴,「現在有好多西方過來的劇,或者音樂劇,我們要買license去做exhibition,咁點解香港不可以輸出?」政府亦要帶動企業、商業機構為藝術團體提供贊助,利用政策或宣傳教育,鼓勵企業認識本地藝術,以支持藝術發展為社會責任,「慢慢政府對這些已經可以自主生存的團體,投入的資源可以慢慢減少,資源可以投放在其他更需要發展的空間」。

民間中小型團體亦重要

「其實現在文化界好擔心的,是有了文化局會設立censorship的政策。」尤其是在國安法、《電影檢查條例》修例下,文化界擔心文化局將來會限制創作自由,文化無法多元發展,「發展不止是經濟發展,團體變大,或者更多人認識香港文化、接觸藝術,其實發展好多時都包括多元性」。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領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林國偉提醒發展除了要「大」、盛事化,也不能忽略本土社區由下至上的文化,「一些民間發起,自下而上的中小型藝術團體,其實他們是香港文化脈絡中好重要的骨架,我們這個文化局不可以單單做一些高、大、上的發展」。例如小至社區收集黑膠唱片、牛棚藝術村,也是香港重要的藝術發展,政府可以繼續為他們提供創作的空間和土壤,讓他們繼續在社區做中小型藝術。「甚至香港電影,我們看到好本土、好有趣的電影,其實都不是大製作,不是中港製作」,當政府推動大灣區文化交流,林國偉說這對香港文化團體也是一個發展機會,不過政府要再思考要交流什麼,「是否單單講你帶啲團過去,你帶演出過去,你帶項目過去,其他大的項目中國大陸都好多,大灣區好多,其實需不需要香港補呢個窿呢?」

【開局篇】

文˙ 朱琳琳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原載於2021-09-19 明報副刊)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Email Copy Link Print

Search Post

Event Categories

  • Book Talks
  • Conferences
  • Dialogues in Research
  • Forums
  • Others
  • Parallel Texts, Intersecting Conversations
  • Public Lectures
  • Screenings
  • Seminar
  • Symposia
  • Workshops

Information for

  • Prospective students
  • Jobs
  • Partners and business
  • Media
  • Conference organisers
  • Term dates

Top links

  • Visit Academy
  • Foxiz and the EU
  • Outlook 365 web access
  • Library
  • Move Foxiz
  • Term dates

Students

  • Foxiz Students
  • Foxiz College Union
  • Student Hub
  • Careers Service
  • Foxiz Mobile
  • Graduation

Staff

  • Staff Main Page
  • HR Procedures
  • Salaries
  • Pension Schemes
  • Research Support
  • Information for New Staff

Quick Link

  • My Bookmark
  • Interests
  • Contact Us
  • Blog Index
  • Complaint
  • Advertis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oom 212, Leung Kau Kui Build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Tel: (852) 3943 1255

Follow Us

  • Copyright © 文化研究中心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Privacy Statement Terms and Condition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