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譚偉峰(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候選人,中大專業進修學院兼任講師。)
「我今年六十八歲。我已學習過中國笛、電子琴、非洲鼓,現在正學小吉他。雖然說不上精通,但卻能讓我感到心靈治癒….因為以前我要照顧父母,直到他們突然離世,我一下子失去了依靠,感到迷茫,在家裡待了兩年,就像個傻子一樣。」六十八歲的羅玉娟如是說。
如同許多同齡的長者一樣,羅玉娟退休後正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醫療福利、安老服務以及心理健康等問題。事實上,作為全球人均預期壽命最長的城市,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已成為近年來一個十分普遍且嚴峻的問題。根據政府統計,預計到二〇四六年,長者人口將由二〇二一年的一百四十五萬人增加至二百七十四萬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儘管近年來政府和各社福機構對人口老化問題的關注和支援有所提升,並持續為長者提供各種醫療和福利服務,但在長者精神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關注度仍然不足。特別是面對長者的切身問題時,人們往往只著眼於福利範疇,將長者視為被動的接受或受助者,忽略了他們在退休後依然能擁有的自主能力和身心靈需求。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發起了一個名為《藝術與年長:藝術作為塑造相互主體性以及調節社會改變的角色》的計劃(簡稱:《藝術與年長》),旨在透過戲劇工作坊、紀錄片拍攝和放映會等藝術活動,為長者建立一個互助關愛的文化平台,以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和提升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質。這些活動著重幫助長者重拾活力,感受生命的創造和喜悅,並希望透過藝術為他們帶來多元的啟發、自主的空間和新的可能性。
老友記的小型紀錄短片
退休生活為羅玉娟帶來了許多挑戰,但作為一位熱愛音樂的長者,她並未輕言放棄。她回憶道:「兩年後,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便加入了社區中心,參加各種活動。一開始只是想嘗試一下,沒想到一直堅持了下來,現在還經常在社區音樂活動中一起演奏。」透過參與表演藝術,音樂不僅成為羅玉娟療癒心靈的良藥,也為她的人生增添了新的色彩。羅女士的故事提醒我們,長者不應僅僅是被動的受助者,他們也能成為積極的創作者,用藝術點亮人生。正是這些非凡的旅程與經歷,構成了《藝術與年長》計畫的核心內容——11部記錄香港長者藝術參與的短片。
這個名為《藝術老友「紀」》的項目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師生耗時半年攝製,並與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長智戲、五十男樂團等團體聯手合作完成。短片記錄了不同長者參與藝術活動的經歷和感悟,以真實的鏡頭展現了藝術如何賦予長者們新的活力和自信。透過與中大學生的輕鬆對話與分享,11位主人公在短片中展示了年齡從來都不是限制,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開始自己的藝術之旅,讓藝術成為人生的另一種精彩篇章。
除了展現羅女士的故事外,《藝術老友「紀」》的紀錄短片也記錄了長者曾玉琪退休後重拾小號的經歷。七十歲的曾玉琪在中學時便開始接觸小號,但當時他並未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僅靠自行練習。畢業後,他便放下了音樂,直到近年才重新拾起。回首往事,曾先生感慨時光飛逝,認為應該趁現在有能力,完成年輕時未完成的事。在學習小號的過程中,即使進步微小,也讓他感到快樂。曾先生還分享了在樂團練習的經驗,表示當眾人齊奏時,鼓聲和長笛聲相互交織,令人陶醉。他認為音樂是一種藝術,將音樂擺在首位,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學習並逐漸進步,是一種享受。
同樣,在另一部感人至深的紀錄片中,61歲的陳啟祥,人稱KC,開啟了他的音樂之旅。陳啟祥從未學過音樂,但在50多歲時,看到樂團招生資訊後,便鼓起勇氣報名。原本想學薩克斯風的他,由於名額已滿,便改學長笛。工作期間,陳先生曾突發腦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和語言障礙。幸運的是,他的太太給予他鼓勵和協助,一起學習手語,最終成功克服了身體和語言障礙。康復後,陳先生從零開始學習音樂,期間他需要不斷練習,掌握音階、音色和音準等技巧。長笛吹奏聲音較大,尤其是在他尚未熟練時,吹奏起來相當響亮。如今,陳先生已有很大進步,還經常得到家人和朋友的讚賞。他說:「現在我沉浸在音樂世界中,每天都埋首於長笛練習,就像戀愛般無法自拔。音樂不僅豐富了我的人生,還拉近了家人之間的距離。」
老友記的社群藝術與社區連結
從紀錄片主人公的音樂之旅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不僅在個人層面上幫助長者培養新的興趣、提升自我價值和改善家庭關係,同時也在社會層面上凝聚社區力量,促進社會共融。例如,紀錄片《Emma的故事》中的主角梁玉珍,退休後熱衷於小丑表演,為其他長者帶來歡樂。她在維港灣長者中心學習小丑表演後,便加入義工團到老人院表演。梁玉珍發現,即使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能在小丑表演中感受到快樂。梁玉珍表示,她以前只知道上班下班,在家打麻將,她並不希望自己的餘生都圍繞著麻將桌,因此希望通過藝術表演鼓勵更多長者走出家門,參與更多不同的活動,體驗世界的美好。正如她所說:「我希望鼓勵更多長者參與不同的活動,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多走出去,接觸社會,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神奇的事物。」
和紀錄片中的Emma一樣,七十二歲的陳美英也熱愛以藝術表演服務他人。退休多年的她,學習粵曲已有二十多年。她喜歡參與社區活動,和院舍中坐輪椅的朋友一起玩,看到他們開朗的笑容,她也感到很滿足。陳美英說,疫情期間,很多老人無法外出,今年終於可以出來活動,大家都非常興奮。雖然有些老人說話不太流利,但看到他們在欣賞表演過程中洋溢的笑容,陳美英感到很欣慰。陳美英坦言,以前她都是獨自練習粵曲,現在需要和其他人合作,需要磨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但當大家合作順利,取得好成績時,她也會感到非常滿足。
《藝術老友「紀」》紀錄片記錄了長者們的藝術之旅,展現了他們在文化上的自主,見證了他們如何將藝術融入生活,積極參與社區藝術活動。正如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在多項宣言和計劃中所強調,每個人,不論其生活方式或健康狀況如何,都應享有享受藝術和參與社區文化生活的權利(UNESCO,1966、1982、1996)。這項權利對於老年人而言尤為重要。透過參與不同形式的社群藝術,紀錄片中的長者藝術家不僅有效改善了他們個人的生活品質和福祉,更能與來自不同背景、年齡和興趣的居民進行交流互動,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進而建立起更緊密的社區連結。
為了讓更多長者參與藝術活動,並與社會各界分享藝術家長者的故事,中大團隊於3月2日在JCCAC舉辦了《藝術老友「紀」》紀錄片首映會。除了片中11位長者外,當日活動還包括中大Benny林國偉教授計劃團隊、李鐵成博士的影片製作團隊、各社區藝術文化團體以及各界人士參與。首映會上,長者們與觀眾分享了他們的人生藝術故事,見證了這些故事如何被拍攝成微型紀錄片。他們也分享了如何從參與藝術活動到鼓勵更多長者打破年齡界限,融入藝術項目中。當日的放映會不僅是一個跨界別的文藝交流,也是兩代之間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機會。中大師生團隊在參與拍攝與策展過程中,深受藝術家長者的故事感動,進一步增進了兩代之間的理解和共融。這種跨世代的交流不僅擴闊了年輕人的視野,也讓他們更加關注長者的身心靈需求和文化生活。
除了製作紀錄片和舉辦首映會,《藝術與年長》計劃還開展了一系列後續活動,讓更多香港長者參與藝術生活。例如,在「長者中心放映」活動中,中大團隊邀請了紀錄片主角到各不同社區長者中心放映影片,與其他長者分享人生故事,鼓勵更多長者參與藝術活動。「戲劇工作坊」則讓長者們學習戲劇,並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進一步促進長者們對戲劇藝術的理解和參與。「學習資料」工具箱項目則為喜愛戲劇藝術的長者提供通俗易懂又專業的戲劇知識。這些學習資料包括長者友好的短片和電台節目,提供戲劇知識教學,並提供實用貼士,協助他們參與戲劇創作。
最後,《藝術與年長》計畫自開展以來,不僅豐富了長者們的精神生活,更讓他們在晚年找到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透過參與計畫的各項文化活動,藝術讓長者們能夠表達情感、分享故事,並與不同年齡和背景的人們建立聯繫,促進社群的理解和包容。藝術不再僅僅是博物館內的展品,它成為了連接不同年齡群體的橋樑,讓長者們在藝術中找到自我價值,並在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
正如《藝術與年長》計畫負責人Benny林國偉教授表示:「通過這個《藝術與年長》計畫以及彭麗君教授之前的研究,我們希望展示藝術的價值超越其功利功能,最佳的欣賞方式應該透過人文學科的視角,而非僅僅依賴科學的觀點。我們相信,藝術作為一種有意義的交流和參與媒介,能夠創造和(重新)建立聯繫。這種方法肯定了參與者可以將他們獨特的社會和物質條件帶入集體創作過程中,使多樣的經驗和背景交匯。最終,藝術能以獨特的形式為每個人的老年描繪出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在未來,我們應該繼續關注長者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更多類似的藝術項目和文化活動,營造一個更包容和尊重長者的社會環境。讓我們共同努力,讓長者們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為他們點燃生命的光彩。
更多內容,請查看藝術老友「紀」 at: https://www.facebook.com/CUHKartanda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