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Public Engagement

Explore all our news and events which interest you.

出櫃,是獲得自己及他人的終極認證嗎?| 林松輝

出櫃,是獲得自己及他人的終極認證嗎? 文// 林松輝   編按:當我們談論出櫃時,是否也考慮過出櫃者所要面對和承擔的一切?2021年,香港文化研究者林松輝推出新書《膠卷同志》,從電影媒介著手、結合批判理論、文化研究和後殖民思想,由前現代中國戲曲中的跨性別演出,一直談至後現代離散中的性向/性相。書中對於出櫃敘事提出了深刻反思,並以許多觀眾熟悉的電影《囍宴》作為文本,來探討那些在出櫃驕傲中被遺忘的聲音與問題。(本文摘錄自《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香港:手民出版社,2021),原題為〈出櫃與同志解放的修辭〉,標題為編者擬,文章經手民出版社授權轉載。) 就同性戀的電影再現而論,對抗負面再現的合理結果,經常是創造出已出櫃的同志角色,畢竟同志解放論述把不出櫃定為自我厭惡的跡象,而出櫃則是發自驕傲的積極行動。過去數十年,出櫃佔據着這樣一個不加質疑——有時候甚至是不可質疑——的地位,不出櫃被視為難以理解的行為。正如莎莉.蒙特(Sally Munt)指出: 基於性相被認為是男、女同志身上最受壓迫的部份,我們因而傾向視之為我們身份的真相,這個誘惑掩蓋了一個恆常不變的假象。對男、女同志而言,「出櫃」等於說出受壓迫的真相……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觀察到,告解與基督教宗教禮儀之間的連繫內存於西方的性相中,告解在結構上與證詞和證人有所關連,亦即一個把經驗化為超驗意義的傳教過程。從這個結合中能清晰看到感受變成了操演:經過物質化和變形,感受得以存在並合法化。(1997,187) 套用笛卡兒的公式,同志解放論述懇求同性戀者宣稱:「我出櫃故我存在。」當同志解放與同志運動如浪潮般湧到華人社會,出櫃也就更普遍地被視為同性戀者的成長儀式(rite of passage)及其個人性傾向獲得自己及他人的終極認證。如同在西方所見,當代華人社會中的同性戀者愈發視性傾向為其身份、自我和主體性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中華電影中尋找正面的同性戀再現成為趨勢,出櫃既然被認定具有合法性,並與華人社會對同性戀的壓迫抗衡,若有電影能再現出操演性質強烈的出櫃,便會備受影評人擁護。   林松輝:《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手民出版社,2021) 要求同性戀者出櫃,無論是在電影或現實中,往往反映了同志運動者和影評人的政治理念需要更高的能見度、更多盟友和支持。可是,出櫃的後果又由誰來承擔呢?   在《囍宴》中,同性戀的主角偉同只能算是「半出櫃」,因為他只向母親而未向父親出櫃。即使父親意識到兒子是同性戀者,對此心照不宣,某些影評人始終認為,《囍宴》沒有拍出兒子向父親出櫃的一幕是個「敗筆」。已出櫃的香港影評人林奕華質疑:「九十年代的(男)同性戀者為何仍自甘廁身衣櫃?」(1993,70)林氏指控在《囍宴》中,同性戀者再怎樣「乾淨可喜」,也只能留在櫃中才能獲得幸福,這會打消同性戀者出櫃的念頭。(同上,72) 這種批評衍生出幾個問題:誰決定同性戀者應否出櫃?出櫃必然促進對同性戀的認識與接納嗎?若出櫃與西方認識論及其操作息息相關(正如蒙特借用傅柯說明),我們還應該視之為放諸四海皆準,並不加區分地施行於其他文化嗎? 我首先要提出,儘管出自同志解放論述,出櫃並非必然在道德上比較高尚。要求同性戀者出櫃,無論是在電影或現實中,往往反映了同志運動者和影評人的政治理念需要更高的能見度、更多盟友和支持。可是,出櫃的後果又由誰來承擔呢?伊芙.賽菊寇(Eve Kosofsky…

Public Engagement
2022 年 4 月 13 日

Professor Song Hwee Lim on Re-orientating Screen Studies: A Preliminary Reflection

Professor Song Hwee Lim will be the speaker at an online event--Re-orientating Screen Studies: A Preliminary Reflection on 30 November 2021 (14:00…

Public Engagement Public Lectures
2021 年 11 月 25 日

Prof. Jia Tan will be moderator at Both Sides Now: Queer – Film Talks Panel 2 of British Council Hong Kong SPARK Festival

Professor Jia Tan will be moderator at Both Sides Now: Queer - Film Talks Panel 2 of British Council Hong…

Public Engagement
2021 年 10 月 18 日

未來城市:設文化局 先從韓國取經 文化發展 資助以外需自主

: --- 未來城市:設文化局 先從韓國取經 文化發展 資助以外需自主 文/朱琳琳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下月公布,近日盛傳政府將改組架構,重提增設文化局。文化界一方面希望文化局能夠統籌文化政策,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另一方面卻擔心文化局帶有政治任務,引發更多問題。文化局的細節「十畫都未有一撇」,不如先參考鄰居「文化立國」的韓國,政府、企業和國民如何帶起席捲全球的韓流,香港又可以如何汲取其成功經驗。 ■韓國 駐港文化領事 喜愛周潤發 韓國在全球設立了32個駐當地韓國文化院,促進兩地文化交流,推廣韓食、跆拳道、電影、文學等韓國文化。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在2018年成立,院長李柍昊(이영호)同時是韓國駐港文化領事。他今年2月接任,此行是他第一次到香港。 韓劇、K-pop在香港流行一時,Netflix香港十大排行榜中總會有幾套韓劇,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放的也有韓劇。但這名韓國領事卻說自己是港產片迷,「我一直很想來香港」。說起香港影星和電影,他如數家珍,「《英雄本色》,這是其中一套最好的電影,我覺得」。他用韓文說出英雄本色片名,怕記者聽不懂再手舞足蹈地用英文形容演員和劇情,「周潤發和英雄本色在韓國很有名,我很想在香港遇到他」。他笑容燦爛,說之後韓國文化院舉辦文化節,甚至想邀請周潤發來參加活動。「《賭神》也很好看,還有《倩女幽魂》、《無間道》、周星馳、成龍、洪金寶……」英韓語夾雜下,他數出一連串電影名字,多次強調「周潤發在韓國真的很紅,香港也是嗎?」 除了愛港產片,李柍昊還愛香港食物,隔離3星期後第一時間去吃點心,但發現原來茶樓晚市沒有點心,這是他來到香港後第一個cultural shock,因為韓國的餐廳從早到晚都是同一個餐牌,「最後我吃了炒飯」。至今他已經品嘗過點心、雲吞麵、街頭小吃,還從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掏出一張「貓紙」,上面寫了煎釀三寶、炸大腸、咖喱魚蛋等小食的中文名和韓文拼音,方便他掃街,「有人跟我說炸大腸不太健康,但真的很好吃」。做盡遊客舉動,韓國人之所以喜歡香港電影、香港文化,他認為因為兩者文化相近,但又有不同之處,更易投入,或者這也是韓國文化在香港受歡迎的原因。 1%財政預算推動文化產業 在香港電影、明星紅遍東南亞時,有見於香港的流行文化,韓國也沒閒着發展文化的步伐。自1990年代韓國民主化後,政府管治較開明,減少審查,鼓勵市場自由創作,文化藝術得以自由發展。李柍昊說,1988年起,政府意識到電影、電視劇等影音製作的重要,限制外國影片進入韓國市場,金大中總統在1999年設立《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確立國家扶持文化產業的振興和發展的方向,例如規定每年政府總預算不得低於1%用於文化產業發展和出口。「這些文化政策的落實和執行對文化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為現在打好基礎」,政府帶頭提供資助,鼓勵大財團如三星公司為文化產業提供資金,又加強保障知識產權,支持韓國文化工作者在海外的市場推廣,金大中亦曾伙拍H.O.T.男團拍韓國旅遊廣告。 李柍昊相信,韓國文化傳遍世界,除了歸功於政府30年前推出文化政策鼓勵文化藝術自由,亦因為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和市場競爭大。 「我相信為編劇、Webtoon(韓國漫畫平台)提供系統性支持對文化產業有很大貢獻」,李柍昊說韓國編劇之間競爭很大,劇本獲電視台垂青前,必須經過嚴格遴選。劇組奉行編劇中心制,編劇地位很高,權力大,待遇和薪金也高,如韓劇On Air以韓國電視劇為題材,其中一個角色是名編劇,她說自己每創作一集電視劇就會有2000萬韓圜(約13萬港元)稿費。每計劃一套電視劇,編劇和大量助理編劇都會長時間蒐集資料,近年韓劇還會研究其他國家娛樂文化,加入其他國家元素,避免韓劇、綜藝觀感太「cultural…

Interviews Public Engagement
2021 年 9 月 29 日

Prof. Jia Tan will be speaker at 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2021

Professor Jia Tan will be speaker at 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2021: Director in Focus - Zero Chou,…

Public Engagement
2021 年 9 月 15 日

Prof. Peichi Chung on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Independent Ga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and Hong Kong

Professor Peichi Chung will be speaker at Media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East Asia, a joint webinar series on 19 November…

Public Engagement
2021 年 8 月 16 日
1 2 3 … 13 14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
Search
  • Home
  • About CCS
  • News
  • Events
  • Keywords
  • People
    • Executive Committee
    • Advisory Board
    • Affiliated Members
    • Members
  • Research and Other Projects
  • Contact
  • Subscribe us
Have an existing account? Sign In
Follow US
© Foxiz News Network. Ruby Desig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Category: Public Engagement

出櫃,是獲得自己及他人的終極認證嗎?| 林松輝

Read More »
2022 年 4 月 13 日 No Comments

Professor Song Hwee Lim on Re-orientating Screen Studies: A Preliminary Reflection

Read More »
2021 年 11 月 25 日 No Comments

Prof. Jia Tan will be moderator at Both Sides Now: Queer – Film Talks Panel 2 of British Council Hong Kong SPARK Festival

Read More »
2021 年 10 月 18 日 No Comments

未來城市:設文化局 先從韓國取經 文化發展 資助以外需自主

Read More »
2021 年 9 月 29 日 No Comments

Prof. Jia Tan will be speaker at 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2021

Read More »
2021 年 9 月 15 日 No Comments

Prof. Peichi Chung on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Independent Ga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and Hong Kong

Read More »
2021 年 8 月 16 日 No Comments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Information for

  • Prospective students
  • Jobs
  • Partners and business
  • Media
  • Conference organisers
  • Term dates

Top links

  • Visit Academy
  • Foxiz and the EU
  • Outlook 365 web access
  • Library
  • Move Foxiz
  • Term dates

Students

  • Foxiz Students
  • Foxiz College Union
  • Student Hub
  • Careers Service
  • Foxiz Mobile
  • Graduation

Staff

  • Staff Main Page
  • HR Procedures
  • Salaries
  • Pension Schemes
  • Research Support
  • Information for New Staff

Quick Link

  • My Bookmark
  • Interests
  • Contact Us
  • Blog Index
  • Complaint
  • Advertis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oom 212, Leung Kau Kui Build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Tel: (852) 3943 1255

Follow Us

  • Copyright © 文化研究中心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Privacy Statement Terms and Condition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