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News

Explore all our news and events which interest you.

Sign up to receive our weekly research email

Our selection of the week’s biggest research news and features sent directly to your inbox.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confirm you’re happy to receive our emails.

Jokes or stereotypes? When ‘made in China’ comedy is no laughing matter

[Doctor Cao Xuenan was interviewed b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n 16 February 2023] By Cyril Ip By the time

Others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can Hong Kong boy band beat the blues and win back disappointed fans?

[Doctor LI Meiting was interviewed b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n 19 February 2023] By Edith Lin and Jess Ma Saleswoman

Others

香港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撤映風波的五個啟示

香港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因拍攝倫理風波引發巨大爭議,持續佔據輿論焦點,事件暴露了權力不對等和倫理問題,也意外地成為港人在當前政治氣氛下的情感投射。BBC中文訪問多名紀錄片導演及學者,梳理出五個引人思考的問題。 《給十九歲的我》由香港72歲的知名導演張婉婷執導,受其母校、老牌名校英華女學校(Ying Wa Girls’ School)委託拍攝,原意是記錄校舍遷址的變化,為重建工作籌款,後來演變成一部以該校六名千禧年代出生、背景各異的女學生為主軸的人物紀錄片。

Others

Queen Elizabeth II: Hong Kong’s grief sends message to Beijing

[Doctor LI Meiting was interviewed by BBC News, Hong Kong on 15 September 2022] By Grace Tsoi and Joyce Lee

Others

Can Chinese pop music’s soft power push ever match K-pop’s success?

[Professor Xuenan CAO was interviewed b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n 30 January 2023] By Cyril Ip China’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Others

Call for Presentations- MACM Alumni Symposium: ON CULTURAL MEDIATION | 演講徵集-文化管理碩士課程 校友論壇:文化中介篇

【Call for Presentations- MACM Alumni Symposium: ON CULTURAL MEDIATION】 31st March and 1st April 2023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Others

Prof. Laikwan Pang on Fellowship at Stanford: An Opportunity to Rejuvenate and Renew

Prof. Laikwan Pang was awarded the CUHK-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Behavioral Sciences (CASBS) Partner Fellowship in 2021–22. She engaged in an

Interviews

出櫃,是獲得自己及他人的終極認證嗎?| 林松輝

出櫃,是獲得自己及他人的終極認證嗎? 文// 林松輝   編按:當我們談論出櫃時,是否也考慮過出櫃者所要面對和承擔的一切?2021年,香港文化研究者林松輝推出新書《膠卷同志》,從電影媒介著手、結合批判理論、文化研究和後殖民思想,由前現代中國戲曲中的跨性別演出,一直談至後現代離散中的性向/性相。書中對於出櫃敘事提出了深刻反思,並以許多觀眾熟悉的電影《囍宴》作為文本,來探討那些在出櫃驕傲中被遺忘的聲音與問題。(本文摘錄自《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香港:手民出版社,2021),原題為〈出櫃與同志解放的修辭〉,標題為編者擬,文章經手民出版社授權轉載。) 就同性戀的電影再現而論,對抗負面再現的合理結果,經常是創造出已出櫃的同志角色,畢竟同志解放論述把不出櫃定為自我厭惡的跡象,而出櫃則是發自驕傲的積極行動。過去數十年,出櫃佔據着這樣一個不加質疑——有時候甚至是不可質疑——的地位,不出櫃被視為難以理解的行為。正如莎莉.蒙特(Sally Munt)指出: 基於性相被認為是男、女同志身上最受壓迫的部份,我們因而傾向視之為我們身份的真相,這個誘惑掩蓋了一個恆常不變的假象。對男、女同志而言,「出櫃」等於說出受壓迫的真相……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觀察到,告解與基督教宗教禮儀之間的連繫內存於西方的性相中,告解在結構上與證詞和證人有所關連,亦即一個把經驗化為超驗意義的傳教過程。從這個結合中能清晰看到感受變成了操演:經過物質化和變形,感受得以存在並合法化。(1997,187) 套用笛卡兒的公式,同志解放論述懇求同性戀者宣稱:「我出櫃故我存在。」當同志解放與同志運動如浪潮般湧到華人社會,出櫃也就更普遍地被視為同性戀者的成長儀式(rite of passage)及其個人性傾向獲得自己及他人的終極認證。如同在西方所見,當代華人社會中的同性戀者愈發視性傾向為其身份、自我和主體性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中華電影中尋找正面的同性戀再現成為趨勢,出櫃既然被認定具有合法性,並與華人社會對同性戀的壓迫抗衡,若有電影能再現出操演性質強烈的出櫃,便會備受影評人擁護。   林松輝:《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手民出版社,2021) 要求同性戀者出櫃,無論是在電影或現實中,往往反映了同志運動者和影評人的政治理念需要更高的能見度、更多盟友和支持。可是,出櫃的後果又由誰來承擔呢?   在《囍宴》中,同性戀的主角偉同只能算是「半出櫃」,因為他只向母親而未向父親出櫃。即使父親意識到兒子是同性戀者,對此心照不宣,某些影評人始終認為,《囍宴》沒有拍出兒子向父親出櫃的一幕是個「敗筆」。已出櫃的香港影評人林奕華質疑:「九十年代的(男)同性戀者為何仍自甘廁身衣櫃?」(1993,70)林氏指控在《囍宴》中,同性戀者再怎樣「乾淨可喜」,也只能留在櫃中才能獲得幸福,這會打消同性戀者出櫃的念頭。(同上,72) 這種批評衍生出幾個問題:誰決定同性戀者應否出櫃?出櫃必然促進對同性戀的認識與接納嗎?若出櫃與西方認識論及其操作息息相關(正如蒙特借用傅柯說明),我們還應該視之為放諸四海皆準,並不加區分地施行於其他文化嗎? 我首先要提出,儘管出自同志解放論述,出櫃並非必然在道德上比較高尚。要求同性戀者出櫃,無論是在電影或現實中,往往反映了同志運動者和影評人的政治理念需要更高的能見度、更多盟友和支持。可是,出櫃的後果又由誰來承擔呢?伊芙.賽菊寇(Eve Kosofsky

Public Engagement

Professor Song Hwee Lim on Re-orientating Screen Studies: A Preliminary Reflection

Professor Song Hwee Lim will be the speaker at an online event--Re-orientating Screen Studies: A Preliminary Reflection on 30 November 2021 (14:00

Public Engagement Public Lectures

《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經已出版

  林松輝教授新書《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經已出版   推薦語(按姓氏筆劃序) 《膠卷同志》以犀利的批判視野,置疑本質主義身份認同及同志解放論述的詮釋霸權,改從國家與在地脈絡、全球文化經濟、地緣政治、影像美學、再現政治等多方論述的交織互構,重探九十年代華人男同志身影在大銀幕的綻放,並在勾勒各種啟動、協商與實踐的條件與機制時,打破華語脈絡下對同性性相之定見,開闢新的理解路徑。 ──王君琦 毫無疑問,林松輝向我們示範了具質素的當代華語電影研究。書中包含具份量的華語和西方文學與電影之原始材料,分析精緻而尖銳,論辯風格不卑不亢。這書讀來令人異常振奮——作者不只對男同性戀的電影再現極為靈敏,同時展示了如何以批判的智性和視野來解讀文本。 ──周蕾,美國杜克大學文學系 Andrew W. Mello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Humanities 林松輝的書,也許就是一場性愛,或革命:插入、翻雲覆雨、翻天覆地、催生了另外的歷史、想像、命,中華膠卷卷着同志,張開來不單邀請你閱讀,更是慫恿你溫柔的、精銳的、慢慢的,陪他一起觀看,陪他繼續在一切既定的權力關係之中插入。因為,仍須努力。 ──周耀輝,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詞人   書籍簡介 

Publications